2025年7月,印度政府高调批准了海军史上最大军购案:17艘战舰+9艘潜艇的超级订单,总规模相当于过去十年造舰量的总和。这份名单里,6700吨级的P17B护卫舰、轻型护卫舰、鲉鱼级潜艇一应俱全,唯独不见三年前高调宣布的“国产万吨大驱”P-18型驱逐舰。这艘曾号称“碾压中国055”的梦幻战舰,在印度海军扩张狂潮中悄然消失,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战略黑洞。
一、从“碾压055”到图纸失踪
2022年9月,印度国防研究部公布P-18型驱逐舰计划:排水量1.3万吨、装备电磁炮与激光武器、搭载114个垂发单元,宣称“全面超越中国055型”。时任印度海军参谋长兰巴声称,首批5艘将在2025年前完成设计,目标建成8艘“亚洲最强战舰”。
然而三年后的今天,印度海军新订单中仅剩护卫舰与潜艇。 孟买马扎贡船厂的设计室里,P-18的图纸仍停留在概念图阶段,隐身舰体被嘲为“脆脆的纸片”,电磁炮和激光武器连原型机都未诞生,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更是依赖英国MT30燃气轮机,而英国自身尚未将该技术应用于万吨舰。
二、护卫舰的“驱逐舰化”
万吨大驱难产,印度选择将护卫舰推向极限。最新批准的7艘P17B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6700吨,比早期德里级驱逐舰(6200吨)更庞大,却顶着“护卫舰”头衔服役。
这些巨舰装备与驱逐舰相同的武器系统:以色列ELM-2248相控阵雷达、俄印合研的布拉莫斯导弹、意大利奥托舰炮。2025年初下水的P17A型“尼尔吉里”号甚至与P15B驱逐舰共用80%的子系统,导致两者功能高度重叠,驱逐舰反潜用RBU-6000火箭深弹,护卫舰也装同款;驱逐舰防空靠以色列“巴拉克-8”导弹,护卫舰射程同样锁定70公里。
印度海军对此的解释是“控制成本”,但实际暴露了技术困局:国产驱逐舰所需的通用垂发、燃气轮机、相控阵雷达均无法自研,只能将护卫舰平台塞满进口装备充门面。
三、租俄国核艇,买二手基洛
水面舰艇捉襟见肘,水下力量同样尴尬。新订单中6艘P75-I潜艇实为法国“鲉鱼”级改进型,但因缺失AIP系统(水下续航仅72小时),作战效能被巴基斯坦的中国造AIP潜艇碾压。
为填补战力空缺,印度紧急向俄罗斯租赁“阿库拉”级核潜艇(2028年交付),并斥资32亿美元购买6艘翻新“基洛”级常规潜艇 这些二手潜艇将加装“布拉莫斯”巡航导弹,号称射程1500公里,实则使用苏联1980年代舰体,平均舰龄已超35年。
四、1.31亿美元买美国算法
2025年5月,印度海军以1.31亿美元购入美国“海洋视野”监控系统,宣称要打造“印度洋数字长城”。 这套软件号称可追踪数千艘船舶,连关闭AIS信号的潜艇上浮充电都能捕捉。
但该系统本质是美国情报网络的终端接口:印度获得的并非独立监控能力,而是接入五眼联盟数据流的权限。当中国潜艇在印度洋活动时,新德里指挥中心的数据可能来自澳大利亚巡逻机或日本卫星,且美国可随时通过算法更新切断信息源。讽刺的是,该系统首要任务是监控非法捕鱼,印度科钦港渔民已因作业区被算法压缩发起抗议。
五、驱逐舰清零与航母裸奔
印度海军当前仅有11艘驱逐舰,最老的“拉吉普特”级服役超40年。随着2025年P15B型“苏拉特”号交付,生产线已无后续驱逐舰项目。
主力航母同样处境艰难。 “维克兰特”号虽服役,却因舰载机短缺(仅配8架米格-29K),被讥为“空壳航母”;“维克拉玛蒂亚”号更因锅炉故障,全年出海不足60天。两艘航母护卫舰队中,4艘驱逐舰需轮流值班,常出现航母“裸奔”出海的情况。
瑞和网配资-炒股配资官网-怎么办理股票开户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